close




立即點擊


標題

天德跟人德 到底是指什麼


問題


何謂天德跟人德是指什麼?在網路上找的時候好像都跟主題沒關連


最佳解答


圖片參考:http://smileys.smileycentral.com/cat/36/36_22_20.gif 《黃帝內經?本神》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炁。」宇宙大道的能量,在我們的心身中所表現的形態是由德來顯現的;大地自然的能量,在我們心身中所表現的形態,是由氣來顯現的。道光德能在心身中的流動和自然大地之氣在心身中的布輸,才使我們的生命具有活力生機。天以五德滋人的精神,地以五穀營養人的形身。正因為天德滋養人之神,生命的本質也就是這個炁[炁 → ㄑㄧˋ]。由此可見天德地慈之炁,就是生命的源動力,德就是人類生存和維持健康須臾不可離的最佳能量。同時,德對人類而言,又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道,體現於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顯,是道之可見、可觀、可言、可觸及的具體表現形式。道雖然無形無象,但是可以通過德來表現。道是不可見的精微物質,德就是道的基礎物質元素。天德就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心身健康的人,寸步都離不開德。失德就是人類痛苦的根源,健康喪失的禍首。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三命鈴》云:天德者,五行福德之辰,若人遇之,主登台輔之位,更有月德並者,尤好;縱有凶煞,亦主清顯。《子平賦》云:"印綬得同天德,官刑不犯,至老無殃"。是天德勝月德也。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道德經第五章-用中- voni -瑜亮的網誌- udn部落格 天地之間用中,才有天氣的下降,才有天德的滋養,地氣的生升,才能長養萬物。 .... 《德經》第一章裏講了"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這個"忠"與我們修"不如守中"的"中"的 ... 圖片參考:http://smileys.smileycentral.com/cat/36/36_22_15.gif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人以德為本 德,人之本,政之根,國之基。“德者,得也。”(《禮記樂記》) 重德精神。人無德不可立於世,德乃修身之首。“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戰國策》)“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禮記大學》)“百行以德為首。”(《世說新語》)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 以德修身。中國古代先哲特別強調修身為本,重視道德踐履,強調道德修養、修心煉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會的前提。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關系而言,包含四個層面:“修身”屬於個人倫理,私德層次﹔“齊家”屬於家庭倫理,家族倫理﹔“治國”屬於社會倫理,公德層次﹔“平天下”意即使天下眾生萬物和平相處,則屬於終極倫理,即“達德”。其中,基礎是修身,修心煉己。 以德化人。德具有感化他人,陶冶情操之效。“德”的弘揚,關鍵在為政者,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子路》)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在古時候只有一條簡單的“王法”,衡量人的好壞僅一個字“德”!“此人無德!無異於禽獸”,便當斬,因為它已不是人了。一個“德”字約定俗成,決定人是否具有生存資格。可見德之重要!德的精深博大植根於中華民族的歷史、社會、倫理、文化體系之中,它不是一個簡單而表面的衡量人的價值體系,因為中國文化說到底是修煉的文化,那麼“德”當然就與修煉密不可分了。故今天讀《老子》若拋開“修煉”這個主題去理解、註釋, 便完全是隔靴搔痒, 瞎子帶路。 德篇之首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失禮者忠信之薄, 而亂之首。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博客來售票網 為凝聚企業文化提昇企業盄爭力,「學學文創」特別提倡「企德與人德」學習運動。 將結合台北的文化菁英與資深的企業管理者,包括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火旺,前台大校長孫 ... 圖片參考:http://tw.yimg.com/i/tw/ugc/rte/smiley_35.gif 故鄉--儒學新教化- 簡 - [ 轉為繁體網頁 ] 周禮以祖考配天。後人祭孔子,亦以孔子 為德配天地。在民間之祭天地祖宗聖賢之宗教道德意識中,亦包含人 德齊天,人可與天俱尊之思想。此種思想乃一重視人倫人格之精神 ...


其他答案


作者透過介紹當代來自於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們所對於「超越性」與「內在性」的界定與論述﹐釐清了超越性與內在性的不同涵義。他以唐君毅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宗教性的超越感情」的闡發作為論述的起點﹐並且以唐君毅「既超越又內在」的天道思想作為論述的主軸。他在確定唐君毅所論述的超越性與內在性不是二元對立之嚴謹意義的超越性與內在性之後﹐分別從五個方面探討「天德流行」的超越性與內在性:1.「生命靈覺」與其形上根源的關係、2.「天命」與「性命」的關係、3.天地乾坤具高明、博厚之德、4.「仁心仁性不為我所私有」、5.「本心即天心﹐人德即天德」。我知道好像沒什麼關連,所以只取部份讓你參考,下面的網站有全文喔!參考資料:http://www.hfu.edu.tw/~jenkuen/03.doc


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


https://tw.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080418000010KK02769

2A64968ED332BBA3
arrow
arrow

    百科全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